「痛風」不只有忌口?尿酸、飲食與用藥之知識大補帖
「痛風」不只有忌口?尿酸、飲食與用藥之知識大補帖
健康知識一次看懂!
「醫師,我最近腳大拇指腫起來,痛到不能走路,是不是吃太多海鮮?」
這是我們診間裡最常見的痛風初診問句之一。沒錯,痛風的發作和飲食有關,但絕不只是吃錯幾口海鮮或喝幾杯啤酒那麼簡單。真正讓人痛到抓狂的背後兇手,是體內的「尿酸」長期累積過高。
今天就讓我們用簡單的方式,帶你了解什麼是痛風、尿酸為什麼會升高、飲食控制該怎麼吃、以及哪些時候需要用藥介入。從此不再只靠「忌口」,而是學會真正掌控痛風!
「痛風」到底是什麼病?
痛風,其實是一種代謝異常所引起的關節炎。當體內的尿酸濃度過高,這些多餘的尿酸會在關節裡形成「尿酸結晶」,造成急性發炎、腫脹與劇烈疼痛。最常見的位置就是大腳趾根部,但也可能發生在膝蓋、腳踝、手肘等關節。
一旦發作,痛風的疼痛通常是突發性的,來得快、痛得狠,有些病人甚至形容像「被針刺」、「踩到地雷」,連床單擦過都痛!
尿酸怎麼來的?為什麼會過高?
尿酸是身體代謝「嘌呤」(purine)的產物,而嘌呤廣泛存在於我們每天吃的食物中,也會由身體自行產生。不是只有「吃錯」會得痛風,體質與排泄功能也很重要。有些人吃得不多,但還是會痛風發作,就是這個道理。
一般來說,正常尿酸值為(男性<7 mg/dL,女性<6 mg/dL),讓尿酸升高的原因,主要有3種:
- 吃太多高嘌呤食物(例如內臟、紅肉、海鮮、啤酒)
- 身體製造太多尿酸(例如有些基因體質或細胞新陳代謝異常)
- 腎臟排不掉尿酸(例如慢性腎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患者)
「忌口」真的能治痛風嗎?
忌口雖然重要,但「只能靠忌口」卻是常見的迷思。
很多患者吃得非常克制,海鮮不碰、肉也少吃,結果尿酸還是偏高,甚至出現反覆發作。這是因為飲食控制只能降低約10–20% 的尿酸濃度,效果有限。不過,還是有幾點飲食原則對控制尿酸非常有幫助:
- 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取:內臟類、貝類、紅肉、火鍋湯頭、加工肉品等
- 避免含糖飲料與酒精:尤其是啤酒和果糖飲料,會明顯影響尿酸代謝
- 多喝水幫助排尿酸:建議每天至少 2000cc
- 多攝取低脂乳製品與蔬果:有助於尿酸代謝、降低發作風險
- 減重(若超重):能額外降低1-2 mg/dL,因肥胖是風險因素
那什麼時候該用藥?
有些病人對吃藥很抗拒,但其實如果已經有反覆發作、尿酸長期偏高或出現關節結晶沉積,用藥反而更安全有效。常見的痛風用藥分為兩大類:
🔹 急性發作時:
-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s)
- 可用秋水仙素(Colchicine)或短期類固醇緩解症狀
🔹 平時預防發作:
-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(如Allopurinol、Febuxostat)
- 幫助排出尿酸的藥物(如Probenecid)
特別提醒
有些人會誤以為一發作就該馬上吃降尿酸藥,但急性發作時不宜啟動降尿酸治療,應先控制發炎,等穩定後再開始用藥預防未來發作。 這點請一定諮詢醫師專業建議。
案例分享:不是海鮮害的,是尿酸「長年堆積」
大林哥是 42 歲上班族,自認為不常吃大魚大肉,也幾乎不喝酒,結果某天早上醒來,發現腳趾腫得像豬蹄,痛到連拖鞋都穿不上!
抽血一驗,尿酸 9.2 mg/dL,原來他長期高壓生活、飲水不足,又愛喝含糖飲料,加上家族有痛風病史,終於誘發痛風發作。經過醫師建議,他開始規律服藥、改善飲食,也養成每天喝足水、控制體重、少喝手搖的習慣。半年後,尿酸控制在 6.0mg/dL 以下,痛風也沒再找上門。
這個例子提醒我們:痛風不是暴飲暴食者的專利,而是現代人普遍的代謝警訊。
控制尿酸,就能穩住痛風
如果你曾經痛過一次,就知道那種痛讓人連夜想搬去冰島泡腳。與其每次都靠止痛藥救急,不如從根本「管好尿酸」。記住這三個重點:
- 痛風的問題不只在吃,而在尿酸長期堆積
- 飲食控制有幫助,但無法完全取代藥物治療
- 長期追蹤、規律治療與健康生活,是遠離痛風的根本之道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屬於高尿酸族群,建議定期健檢抽血,讓醫師幫你做正確判讀。別再靠感覺控制痛風,靠知識才有力量!
圖片來源:網絡圖片
ℹ️ 資料來源: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
-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
- 台灣風濕病醫學會
- 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
-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
- 台灣腎臟醫學會
- Mayo Clinic(美國梅約診所)
- UpToDate 臨床資料庫

療寮診所作為台北夜診/健康諮詢推薦的診所,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,包括家醫科、物理治療、心理諮詢及營養指導。診所位於雙北交界,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板南線捷運站,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現代人。
◆ 服務項目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家醫科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異常、代謝症候群
• 健保門診與自費疫苗施打
• 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
📞 聯絡電話:0905-657119 👩⚕️ 劉欣欣護理長 📧 NicoleLiu3C@trulyhealth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