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圍卡關、疲憊不堪?小心「胰島素阻抗」
腰圍卡關、疲憊不堪?小心「胰島素阻抗」
健康知識一次看懂!
你是不是常覺得明明吃得不多,腰圍卻越來越鬆不下?或者老是覺得疲憊、容易打瞌睡?這些不只是年紀或壓力的問題,很可能和一個身體警訊有關──胰島素阻抗。
很多人會以為「只是老了」、「只是最近比較累」,又或者聽到「胰島素」就覺得遙遠,彷彿是糖尿病病人才需要擔心的事。但其實,胰島素阻抗是現代人常見的隱形危機,尤其對於每天辛苦上班、勞動的你來說,更需要多一分警覺。那麼,它到底是什麼?

胰島素阻抗是什麼?用這個比喻秒懂!
想像有一個建案,工人們每天都要把貨物(血糖)送進工地(細胞)裡,裡面才有辦法繼續蓋房子(產生能量)。在正常情況下,保全(胰島素)一刷卡,工地大門就開,貨物順利進去。
但如果「門鎖生鏽了」,工地(細胞)對保全(胰島素)的反應變差,就算保全刷到手軟,貨物還是卡在門口進不去。結果會怎麼樣呢?
- 門口堆了一大堆貨(血糖升高)。
- 保全只好叫來更多人(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)。
- 長期下來,工地大亂,整個工程延誤(代謝失衡,疾病風險上升)。
這,就是胰島素阻抗。它不像傳染病一樣突然發生,而是日積月累的「壞習慣」所造成的。

胰島素阻抗的警訊
有些人會問:「那我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胰島素阻抗呢?」其實,它的徵兆往往藏在生活小細節裡:
- 腰圍卡關:不管怎麼努力,肚子總是縮不下來。
- 飯後嗜睡:一吃飽就昏昏欲睡,好像能量進不了細胞,身體還是喊累。
- 三高找上門:血糖、血壓、血脂異常,常常是胰島素阻抗在背後推波助瀾。
- 皮膚變黑、粗糙:脖子、腋下出現黑色或厚厚的一圈,也是警訊之一。
這些跡象提醒我們:工地的門鎖可能真的卡住了。

為什麼勞工族群要特別小心?
對許多基層勞工來說,生活壓力大、飲食不規律是家常便飯。早上可能隨便買個油飯配甜奶茶,中午趕工時狼吞虎嚥,晚上收工又和同事喝啤酒吃滷味。加上工地或工廠的工作雖然耗體力,但未必是真正能改善代謝的運動。
長期下來,這些習慣正好是造成胰島素阻抗的溫床。你可能以為「還年輕、沒關係」,但事實是,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從「胰島素阻抗」這一步走來的。
逆轉胰島素阻抗!日常3大改善方法
好消息是,工地的「門鎖」不是修不好的。胰島素阻抗其實可以靠生活習慣一點一滴改善。這些改變不需要一步到位,只要每天小小累積,工地的秩序就會慢慢回來。
1. 從飲食開始
少一杯含糖飲料、多一份全穀雜糧,血糖的波動就會比較穩定。三餐最好規律,避免忽餓忽飽,讓身體習慣平穩的能量供應。
2. 多一點活動
不用急著去健身房,每天快走 15 分鐘,或工作間隙伸展一下,都能幫助肌肉「打開門鎖」,更有效利用血糖。
3. 體重控制
不用追求完美身材,只要減掉 5~10% 的體重,胰島素的效率就能大幅提升,連血壓和血脂都會跟著改善!

照顧好工地,未來才有好工程
胰島素阻抗不是誰的專利,它可能悄悄發生在任何人身上。尤其是每天為了生活打拚的勞工朋友們,更要好好留意這個隱形殺手。畢竟,工地如果亂了,房子再怎麼努力也蓋不好。
真正的健康,不是等身體壞掉才後悔,而是每天為自己做一點對的選擇。今天開始,把身體當成最重要的工程,好好守護它,未來的日子才會更穩固。
圖片來源:網絡圖片
📚 資料來源
-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:《糖尿病與我》PDF
- 潘恆嘉、黃國晉、陳慶餘:〈胰島素阻抗與代謝症候群〉,《基層醫學》2006;21(10):273-277。
- 台中市糖尿病共同照護學會季刊第66期:淺談胰島素阻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:《全民身體活動指引》電子書

療寮診所作為台北夜診/健康諮詢推薦的診所,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,包括家醫科、物理治療、心理諮詢及營養指導。診所位於雙北交界,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板南線捷運站,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現代人。
◆ 服務項目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家醫科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異常、代謝症候群
• 健保門診與自費疫苗施打
• 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
📞 聯絡電話:0905-657119 👩⚕️ 劉欣欣護理長 📧 NicoleLiu3C@trulyhealth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