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際心理學】認識戰術性退場:退一步,不是輸,而是保護自己
【人際心理學】認識戰術性退場:退一步,不是輸,而是保護自己
心理學上的成熟策略。
在日常裡,我們常常聽到「堅持到底」、「不要退縮」。好像一旦退一步,就等於示弱。然而心理學提醒我們:退場不等於逃避,有時候它是一種成熟的選擇。
這種做法,被稱作「戰術性退場」(tactical withdrawal)。它的核心是:先拉開距離,降低消耗,再用更好的狀態回到現場。這不是推卸責任,而是為了讓自己與關係都能走得更長遠。
退場的意義
「戰術性退場」源於軍事策略,意在保存實力,伺機再戰。放到心理學與生活中,它的含義則是:當情緒或能量過載時,選擇暫時抽離,以免在錯誤的狀態下做出錯誤的反應。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智慧。不是否認問題,而是承認「我現在不適合繼續下去」,於是給自己一個緩衝。
心理學上有個相近的理論叫「情緒調節」,強調情境管理的重要性。當我們能覺察到自己處於過度緊繃時,暫時撤出戰場,反而能保留更多資源,讓思考和感受恢復到平衡狀態。這與「硬撐」完全不同,前者是策略,後者只是消耗。

什麼時候該退?
在某些時候,適時退一步,反而能避免更大的傷害。以下為幾個常見的訊號,提醒我們該考慮退場:
- 情緒爆炸邊緣:心跳加快、語氣變重,下一秒可能就會失控。
- 思緒打結:愈講愈亂,甚至忘了爭執的起點。
- 身心疲憊:覺得「再講下去也沒用」,卻無法停下來。
- 互動惡性循環:你和對方陷入「雞同鴨講」的拉鋸,每一句話都只會火上加油。
退場的學問
退場不是冷處理,而是一個有意識的行動,退場的重點在「會再回來」。如果缺少這一步,就很容易被對方誤解為逃避:
- 暫停當下
用一句話中斷情境:「我需要一點時間冷靜,等下再談。」 - 拉開距離
暫時離開現場,換個空間,降低刺激源。例如去陽台呼吸、到便利商店走走,或暫時放下手機。 - 調整狀態
做能讓自己恢復清晰的小事,例如散步、呼吸、沖杯茶,甚至寫下此刻的感受。 - 回到現場
等情緒平穩後再回來,這時候更能用理性去處理。
~ 生活實例 ~
這些例子告訴我們:退場不是「不負責」,而是確保自己能以更健康的姿態繼續。
例子一:職場會議
小美在會議上與同事爭論,眼看就要失控。她說:「我們休息十分鐘吧。」短暫冷靜後,討論更有建設性。
👉 若當下硬撐,爭吵只會拖長,甚至影響彼此合作。
例子二:親密關係
阿明與伴侶吵架時,選擇走到陽台呼吸,回來後承認:「我剛剛太急了。」氣氛立刻緩和。
👉 戰術性退場避免了情緒吞沒理性,讓溝通仍有空間。

例子三:個人壓力
小林準備考試時陷入焦慮,怎麼讀都進不去腦。他放下書本去運動,回來後效率反而提升。
👉 退場不是偷懶,而是「重新開機」。
常見疑問:退場 ≠ 逃避?
很多人會把「退場」誤解為「逃避」。其實兩者的差別非常大:
- 逃避:裝作沒事、不回應、不處理。問題被推開,但依然存在,甚至更惡化。
- 退場:清楚知道自己需要時間,暫時抽離,之後再回到問題本身。
一個簡單比喻:逃避是把帳單塞進抽屜假裝沒看到;退場是先放一邊深呼吸,等心情穩定後再慢慢繳清。差別就在於——你會不會回來解決。
對方不理解?關鍵在「溝通」
從對方的角度看,逃避和戰術性退場的界線就在於:你有沒有交代你的意圖。
- 逃避:不說明、不回覆,對方感受到的只有被忽略與不安。這讓人懷疑:「你是不是根本不想解決?」
- 戰術性退場:留下一句「我需要冷靜一下,等我再談」,讓對方明白你並不是放棄,而是想用更好的狀態去面對。
換句話說,逃避讓關係陷入斷線,退場則是暫停鍵。差別就在於,對方能不能感受到你仍然「願意繼續努力」。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會對「退場」感到恐懼——因為他們過去可能經歷過對方「一退就不回來」。因此,溝通清楚「我只是需要時間」非常重要,它能讓對方安心,避免誤解。
為什麼值得學?
戰術性退場不只是「危機處理」,更是一種成熟的心理素養。它讓我們有能力在壓力中找到空隙,而不是被困住。
- 職場:避免情緒決策,保護專業與合作關係。
- 人際:減少互相傷害,保護信任。
- 自我:延長能量,不被壓力拖垮,避免陷入倦怠。
退一步,才能走更遠
我們被教育要勇敢面對問題,但勇敢不等於硬撐。真正的勇敢,是懂得在該暫停時暫停。戰術性退場,不是推開問題,而是用一種更成熟的方式來面對。因為有時候,退一步,才是為了走得更遠。

(三) 台北夜診/健康諮詢推薦-療寮診所
療寮診所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,包括家醫科、物理治療、心理諮詢和營養指導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。我們不僅是診所,更是您的健康夥伴,致力於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與健康促進活動,幫助您放鬆身心,提升生活品質。
◆ 服務項目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位於雙北交界,板南線捷運站步行5分鐘
• 家醫科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異常、代謝症候群
• 諮詢服務:物理治療、心理諮詢、營養指導
• 健保門診與自費疫苗施打
• 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
戰術性退場:退一步,不是輸,而是保護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