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團建 Team building 該怎麼選場地?選對場地讓團隊更有共感!
企業團建 Team building 該怎麼選場地?選對場地讓團隊更有共感!
租借前心中有數。
Team Building 一直沒共鳴?也許你該換一個空間試試
Team building 活動常常被簡化為「一場讓大家開心一下的活動」——玩玩破冰遊戲、烤個肉、拍張大合照。但事實上,真正有影響力的團隊建立,是有目標、有結構、也需要環境支持的策略行動。
它的核心並不在於「玩得夠不夠開心」,而在於是否真正促進了信任的形成、溝通的升級與角色的再認識。而這些微妙的團隊動態,往往發生在活動設計之外的「空氣中」,而空氣的質地,來自場地的選擇。
空間不只是容器,它參與了團隊關係的建構
當我們說場地影響 team building 的成敗,並不是誇張。空間不只是背景,而是持續參與互動的「非人角色」。它透過燈光、動線、聲響、材質,向參與者傳遞訊息:這裡是可以講真話的地方,還是得保持形象的地方?舉例來說,會議室的長桌格局,會不會讓階層感無形中浮現?投影幕的存在,是否讓溝通又退回單向?反之,一個沒有高低座位之分、設有環狀桌椅與角落休息區的場地,會不會讓每個人更敢說話,也更願意傾聽?
什麼是適合 team building 的「有感空間」?
我們不一定要用昂貴或奢華來定義好場地。對於團隊活動來說,一個「有感空間」更應該具備三個要素:心理安全感、空間彈性與非制式氛圍。
心理安全感來自於柔軟的燈光、適度的私密性、與距離感的可調節;空間彈性則允許我們在靜態與動態、對談與行動之間自由切換;而非制式氛圍,讓參與者進入一種「這不是平常開會的地方」的心理狀態——這是從角色中抽離、重新連結彼此的前提。
會議室與活動場地的差異,關鍵不只是「格式」
那為什麼不能在會議室裡做這些事情?答案在於場域的語言。會議室的設計本身,就有其目的性與象徵性:階層、效率、控制。而 team building 追求的是:打開、防守放下、共同探索。在錯的語境中做對的事情,只會讓人心理落差更大。
活動場地所提供的不只是外觀不同,而是一種能容納關係波動的氛圍。它能讓靜默不顯尷尬,讓發言更自然,讓動作顯得合理。這些改變,並非每個參加者都能立即意識到,但在集體心理層面,它們正在發生作用。

IDEO 的啟發:空間設計如何成為團隊默契的催化劑?
在思考「什麼樣的空間最適合作為 team building 場地」時,我總會想起全球知名創新顧問公司 IDEO 的做法。他們並不將團隊共識與創意激發寄託於填滿議程的會議表,而是從最基本的「空間設計」開始鬆動習慣與關係。
IDEO 在辦公室內部設計中,有意地消除了階級感:沒有主管辦公桌、家具可自由移動、空間佈局天天可變,甚至連辦公區與交流區的界線也非常模糊。這樣的設計邏輯出於對人性與創造力的理解——當我們脫離熟悉的空間模式,就更容易展現出與平常不同的一面。
在一次 IDEO 為內部團隊設計的策略共創工作坊中,他們選擇將成員帶離主辦公室,到一處擁有自然光、開放格局且可自由擺設的空間。現場沒有預設講者,也沒有硬性的流程。取而代之的是可移動的白板、顏色繽紛的便利貼、供人坐臥的 bean bag,以及全天候開放的飲食區。目的是讓人感到被「邀請參與」,而非「被要求配合」。
這種空間上的「鬆動」,反而讓成員更願意主動分享彼此過去不曾說出口的想法。會後的回饋顯示,這場活動雖然沒有明確的 KPI 指標,但卻成為許多跨部門合作關係轉好的關鍵契機。
重整彼此關係的共創空間
空間不是中立的容器,而是能夠傳遞價值與態度的語言。IDEO 的做法提醒我們:一場成功的 team building,不在於你設計了幾個熱鬧的遊戲,而在於是否創造出一個「讓人安心做自己」的場域——因為那裡才是團隊信任真正開始發酵的地方。
我們曾訪問過我們的客人,原來他們最想要的不是一個制式講課場地,而是一個可以安心談難題、也能自在開玩笑的地方。
療寮生活館的空間設計重視「人的狀態」。從家具材質、光線運用、聲音迴響、甚至氣味與音樂,我們都在傳遞:這裡可以是你,不必是角色中的你。這種心理微調,是團隊真正轉化的開始。

總結:真正的連結,需要空間允許它發生
企業投入資源做 team building,本質是想讓「我們」成為更堅韌、更柔軟的存在。但你希望建立的「我們」,是站在投影幕下排好隊合照?還是在一個不需要刻意的空間中,自然而然地彼此靠近?
場地本身不能解決團隊問題,但它可以成為促進改變的節點。找對場地,不只是後勤問題,它是關於你如何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。

小店的靈魂在於使用者。
您在找療癒的空間辦活動嗎?療寮生活館 Chitchat LIFE 歡迎企業、學校、團體及個人來租用場地。請跟我們的場地小管家聯繫,我們將按照您的需求及預算,安排最適合的場地佈置模式,成為活動主辦方的最強後盾。
◆ 空間特色: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位於雙北交界,捷運站步行5分鐘
• 療癒藝文空間,恬靜巷弄中的1樓工作室
• 日式和室 / 塌塌米 / 木製傢具 / 香氛乾花 / 觀葉植物
• 定期舉辦運動課程,可動可靜,整面牆都是全身鏡
• 麥克風、投影器材、家庭影院音響 免費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