療寮生活館 chitchatLIFE 首頁
療寮生活館 chitchatLIFE 首頁
broken image

 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療寮 About
  • 最新動態 Event 
    • 日本香遊 - 香道體驗
    • 解憂桌遊堂
  • 過往活動 Past 
    •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  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•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    • 實體課程 Course
  • 社區營造 Place making 
    • 新北輕騎行
    • 給香港人的國語課
    • 西多士 粵語劇場
    • 守護華江人工濕地
    • 療寮.工作室開放日
    • 《神隱》實境遊戲
  • 場地租借 Venue 
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• 共享空間
    • 現場環境
    • 價格方案
    • 平日最新優惠
  • 部落格 Blog
  • 聯絡我們 Contact us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療寮 About
    • 最新動態 Event 
      • 日本香遊 - 香道體驗
      • 解憂桌遊堂
    • 過往活動 Past 
      •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    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  •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      • 實體課程 Course
    • 社區營造 Place making 
      • 新北輕騎行
      • 給香港人的國語課
      • 西多士 粵語劇場
      • 守護華江人工濕地
      • 療寮.工作室開放日
      • 《神隱》實境遊戲
    • 場地租借 Venue 
  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  • 共享空間
      • 現場環境
      • 價格方案
      • 平日最新優惠
    • 部落格 Blog
    • 聯絡我們 Contact us
    • 登錄
預約
療寮生活館 chitchatLIFE 首頁
療寮生活館 chitchatLIFE 首頁
broken image

 
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療寮 About
  • 最新動態 Event 
    • 日本香遊 - 香道體驗
    • 解憂桌遊堂
  • 過往活動 Past 
    •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  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•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    • 實體課程 Course
  • 社區營造 Place making 
    • 新北輕騎行
    • 給香港人的國語課
    • 西多士 粵語劇場
    • 守護華江人工濕地
    • 療寮.工作室開放日
    • 《神隱》實境遊戲
  • 場地租借 Venue 
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• 共享空間
    • 現場環境
    • 價格方案
    • 平日最新優惠
  • 部落格 Blog
  • 聯絡我們 Contact us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關於療寮 About
    • 最新動態 Event 
      • 日本香遊 - 香道體驗
      • 解憂桌遊堂
    • 過往活動 Past 
      • 藝文風尚 Art & Lifestyle
      • 展覽 Exhibition
      • 療癒 & 心靈 Wellness
      • 實體課程 Course
    • 社區營造 Place making 
      • 新北輕騎行
      • 給香港人的國語課
      • 西多士 粵語劇場
      • 守護華江人工濕地
      • 療寮.工作室開放日
      • 《神隱》實境遊戲
    • 場地租借 Venue 
      • 場地租借
      • 共享空間
      • 現場環境
      • 價格方案
      • 平日最新優惠
    • 部落格 Blog
    • 聯絡我們 Contact us
    • 登錄
預約
療寮生活館 chitchatLIFE 首頁

【打開台北2024】世代遊樂場:在療寮生活館,開啟跨世代的對話

應 Open Taipei 2024 的主題。

· 身心靈,活動紀錄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
在2024年的「打開台北」活動中,療寮生活館有幸以一場跨越時代與記憶的文化共融實驗,成為江子翠社區的一部分。平日作為社區營造工作室與鄰里生活場域的療寮生活館,這次應 Open Taipei 2024 的主題,搖身一變,成為一個讓大家發現故事、對話與連結的「世代遊樂場」。
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
藉著遊戲 穿越時空: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

活動期間,我們推出了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,希望藉由遊戲的形式,邀請參與者一起走進江子翠的街道、角落,探索這片土地曾經的故事。參與者可以化身「調香師藤原遙」或「馴獸師蘇芷」,透過解謎的過程,感受昔日農村記憶、公民運動的痕跡,與現代城市轉型的軌跡。

這次遊戲的設計,不只是單純的解謎體驗,我們希望能以輕鬆的方式,帶領大家重新發現這片土地背後的歷史紋理,並且引發更多對地方與文化的想像。
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
世代遊樂場的意義?

這次作為「世代遊樂場」參與打開台北2024的空間巡禮,活動期間我們不免去反思,它的意涵遠不止於遊戲本身。這是一場關於不同世代之間價值與故事交流的嘗試。在療寮的空間裡,不論年齡,大家都能以自己的視角,找到與這片土地連結的方式。

我們相信,透過遊戲與交流,每個人都能在過去與現在的交織中,發現屬於自己的情感共鳴,並在這段探索之旅中,對江子翠與城市有更多的理解與思考。
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
被「打開」的社區實驗場

在今年的 #打開台北 活動中,我們抱著學習的心情,將療寮生活館敞開,邀請大家與我們一起認識江子翠的故事。同時,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「被打開」——被更多人的分享與反饋所啟發,感受到這片土地上更多的可能性。

我們很感謝參與者的熱情投入,透過他們的視角,療寮看到了更多元、更豐富的江子翠。希望這次的活動,能為參與者帶來一段有意義的旅程,也讓我們有機會繼續在文化共融的路上成長。

broken image
世代遊樂場 x 打開台北2024實境解謎遊戲《神隱》活動 |探索江子翠文史與文化共融 |療寮生活館 |跨世代交流、江子翠歷史故事、社區文化探索

穿梭過江子翠的大街小巷後回來的玩家,又會對這座城市有什麼新的思考和共鳴呢?療寮的故事,似乎才正要開始。

#療寮生活館 #世代遊樂場 #打開台北 #文化共融 #江子翠

實境解謎遊戲:《神隱》

 

訂閱
上一篇
一顆鳳梨,怎樣成為了愛情的符號?「鳳梨約會」的心理學觀察
下一篇
從勞動部事件看職場霸凌:管理者的「立意良善」是否成為壓迫藉口?
 返回網站
頭像
取消
Cookie的使用
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全部接受
設定
全部拒絕
Cookie 設定
必要的Cookies
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分析性Cookies
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偏好的Cookies
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