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活動回顧】4/11 解憂桌遊堂|Less is More:桌遊的簡約之美
【活動回顧】4/11 解憂桌遊堂|Less is More:桌遊的簡約之美
《PASS》《小早川》的極簡決鬥。

你有沒有想過,桌遊一定要配件滿桌、機制複雜、劇情跌宕,才算是一款「好玩」的遊戲?4月這場《解憂桌遊堂》,我們決定換個視角,邀請大家走入極簡派的世界——不靠絢爛鋪陳,只用幾張卡牌,就能展開一場場精巧的心理戰。
4 月 11 日的《解憂桌遊堂》,我們邀請玩家一起體驗「Less is More」的設計美學。

一張牌也能打天下:《小早川》的極簡決鬥
來自日本設計師川崎晃的《小早川》,是一款僅用 15 張編號牌與籌碼,就能構成完整博弈體驗的桌遊。每人僅擁有一張手牌,在輪抽與棄牌的過程中思考是否要「押注」,決定是否參與這回合的比牌決勝。
這款遊戲的美學,在於其空白設計。它不給你太多資訊,也不賦予你過多權限。你只能在僅有的牌數中做出當下的決斷,而這些「有限之中求突破」的選擇,使得整場遊戲像是一場精緻的對弈。


《PASS》:是退讓,還是下一輪的伏筆?
與《小早川》的「下注決斷」不同,《PASS》帶來的則是連續性與節奏感的挑戰。乍看之下,《PASS》像是升級版的大老二,大家輪流出牌,比大小。特別之處在於,若選擇「PASS」,則下回合你能出更強的組合,像是順子、三條等等。一個「忍」,可能就是一整盤的轉機。
這種「一次錯過、全盤皆輸」的懊惱,常常讓玩家忍不住爆笑或懊惱大叫,但我們這場的氣氛卻異常沉穩——大家不急著說話,只是盯著場上的牌型思考下一步。而這樣的過程也讓人再次發現,策略遊戲的張力,不一定來自高頻率的對話和互動,而是來自對「時機」與「選擇」的掌握。

為什麼我們要玩這些遊戲?回歸桌遊的原貌
在桌遊設計日益精緻、題材愈加繽紛的當代,抽象策略遊戲像是一種回歸。它們不需要主題包裝來吸引注意,而是靠著最簡單的結構、最精準的數學與邏輯設計,讓玩家在最短時間內進入深度對抗。
這類型的遊戲之所以經典,不是因為它們簡單好學(雖然真的上手容易),而是因為在這樣極度精煉的規則中,仍能不斷出現新的變化、新的理解、新的犯錯與新的一局。
對很多參與《解憂桌遊堂》很多次的玩家來說,《PASS》與《小早川》並非他們熟悉的主流遊戲。但也正因為這樣的「陌生」感,讓他們更快意識到這些遊戲的深度是來自「限制」——當資源變少、選擇變簡,你才開始真正思考。
而在這樣的思考裡,每一次出牌、每一回下注,都是一場極簡卻不簡單的賭注。

總結:決策本身的樂趣
這一場解憂桌遊堂,我們邀請大家體驗另一種桌遊的可能性。
當我們放下裝飾、簡化規則,會發現:好遊戲的核心其實一直都在——那就是「決策」本身的樂趣。抽象策略桌遊讓我們重新認識這種樂趣,也提醒我們:越簡單的設計,越難做到極致;越小的變數,越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波動。
下次再拿起一副看似不起眼的卡牌時,不妨想想:或許,它就是你下一場最難忘的對決。

~ 精彩活動花絮 ~






【療寮生活館】解憂桌遊堂
📅 時間|每月第2個星期五晚 19:30(本年5月場例外)
📌 地點|療寮生活館 Chitchat LIFE
👉 費用 | $200(包含冷泡茶、多款桌遊、場地清潔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