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推薦,是工具還是陷阱?當我們利用AI來尋找活動場地
AI推薦,是工具還是陷阱?當我們利用AI來尋找活動場地
租借前心中有數。

辦活動最煩的是什麼?對很多主辦人來說,可能不是企劃流程本身,而是那個看似簡單卻最容易卡關的第一步——找場地。
從地點、時間、價格,到風格、設施、交通便利性……選一個「剛剛好」的活動場地,就像在茫茫網海裡找一位老朋友。不少人花了好幾天比對資料,還是感覺哪裡不對、總有遺漏。
但在 AI 技術大舉進入生活的這幾年,這件麻煩事,或許有了新的解法。
一.AI怎麼改變我們的選擇方式?
國外許多活動策劃平台,像是 Cvent、Brella 等,早已導入 AI 推薦系統,協助使用者根據過去的瀏覽紀錄、活動性質、偏好風格、預算範圍,自動推薦符合需求的場地。這種 AI 驅動的配對機制,就像是一位虛擬策展人,在一堆清單中找到那幾個你可能會「一眼鍾情」的空間。
有些系統甚至進一步結合天氣資料、地點交通密度、鄰近活動熱度,協助活動主辦人在選場地的同時,也考量人流、安全性與後勤難度。這類即時分析的功能,為策劃節省下不只時間,還可能避免災難級的臨時變更。
AI 能做的不只是「推薦」,它還能整合流程——像是自動安排場地時間、生成座位配置建議,甚至依據平面圖預測活動動線,這些在大型展覽或講座中尤為實用。
二.當選擇變快,我們也需要問:它準嗎?
當 AI 越來越「懂我們」,我們也越容易依賴這種快速推薦。那麼,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:我們所看到的場地推薦,是基於真正的需求分析?還是廣告演算法的投餵?
社群媒體的經驗早就告訴我們,當演算法主導資訊排序,使用者其實常常是在「被選擇」——被一套不透明的機制決定看見什麼、不看見什麼。當場地搜尋變得全自動,我們是不是也正在走進另一個「智慧推播」的牢籠?
最可怕的,往往不是沒得選,而是我們以為自己在選。
三.AI推薦,是工具還是陷阱?
這也是為什麼,真正懂得運用 AI 的人,不會把選擇全權交給系統,而是用它來輔助自己做更聰明、更有節奏的決策。
你可以先讓 AI 幫你整理選項、排除不符需求的場地,再回到自己的企劃目標中:這場活動想帶給參與者什麼體驗?希望是開放還是私密?需要光線還是聲音隔絕?空間的情緒感,是冷靜、溫暖,還是富有流動感?
AI 幫你找可能的答案,但最後的決定權,仍應該回到你的感受與判斷上。
四.作為場地主,該怎麼應對這場變革?
若你是場地經營者、策展空間主理人,那麼 AI 所帶來的,不只是流量變動而已,而是整體評價與曝光方式的重塑。
你的網站是否清楚標示租借資訊?是否有高解析度的場地照片?是否提供多元使用情境的展示?這些素材,未來可能不只是服務使用者,更是「讓 AI 找到你」的關鍵。
而療寮生活館近年來就開始思考這件事:我們不只是一個場地,而是活動體驗的起點。我們不只希望人們找到我們,更希望他們在眾多資訊中,看見一個「與自己活動氣質契合的選擇」。

總結:選擇的溫度,不該被演算法掩蓋
AI 終將成為場地租借的輔助者,而非接管者。選擇,始終是一件需要參與與思辨的過程——真正適合你的場地,往往不只是在參數裡對應成功的那一個,而是那個你走進去會說:「這裡,就是我想像中的樣子。」
科技帶來的是工具,而不是答案。未來,也許我們會習慣讓 AI 幫我們找選項、跑數據、生成建議,但也請別忘了,在看似快速又理性的選擇後面,還需要一顆願意傾聽直覺、尊重空間氛圍的心。

小店的靈魂在於使用者。
您在找療癒的空間辦活動嗎?療寮生活館 Chitchat LIFE 歡迎企業、學校、團體及個人來租用場地。請跟我們的場地小管家聯繫,我們將按照您的需求及預算,安排最適合的場地佈置模式,成為活動主辦方的最強後盾。
◆ 空間特色: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位於雙北交界,捷運站步行5分鐘
• 療癒藝文空間,恬靜巷弄中的1樓工作室
• 日式和室 / 塌塌米 / 木製傢具 / 香氛乾花 / 觀葉植物
• 定期舉辦運動課程,可動可靜,整面牆都是全身鏡
• 麥克風、投影器材、家庭影院音響 免費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