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久坐專題】三步也要騎車?比上班族還「久坐」的機車族
【久坐專題】三步也要騎車?比上班族還「久坐」的機車族
吃好、睡好、動得好,久坐痠痛沒煩惱!
台灣是全球密度最高的機車王國,平均兩人就有一台機車。上班、買便當、送小孩、拿外送,全靠一台車搞定。看似每天都在移動,但身體卻越來越痠痛、腰背僵硬、肩膀卡卡?
真相是:騎機車的你,不只久坐,還被震出痠痛!
騎乘機車時,我們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,幾乎沒有活動肌肉的機會。再加上道路不平、車身震動、紅燈停車又急加速,這些持續的小震動會讓脊椎、骨盆、頸部肌肉長期處於「微收縮狀態」,導致慢性疲勞與發炎。
這種「靜態+震動」的雙重負擔,讓許多機車族的身體比辦公室久坐族還更容易出問題!所以別再以為「每天騎車」就有活動量,其實那只是把痠痛騎回家而已。
久坐為什麼會讓人這麼不舒服?
身體的肌肉和筋膜本來就需要活動來維持彈性與循環。當你久坐(或長時間騎機車),肌肉無法有效伸展、血液循環變差,代謝廢物就容易堆積。時間久了,不僅會導致僵硬與疲勞,還可能引發肌筋膜炎,甚至壓迫神經。
最常受害的區域包括:
- 肩頸與上背:長期維持前傾姿勢,易出現僵硬與頭痛
- 下背與骨盆:吸收路面震動的第一線,容易慢性疼痛
- 臀部與大腿後側:久坐壓力大,導致肌肉血流不足
這些不適若放著不理,會形成「久坐 → 痠痛 → 不想動 → 更痠痛」的惡性循環。要打破這個循環,其實很簡單——吃得好、睡得好、動得好,讓身體有修復的機會!
吃得好
抗發炎從餐桌開始
飲食也會影響痠痛?沒錯!高油、高糖、加工食品會促使體內產生發炎反應,使肌肉與關節更容易疼痛。相反地,「抗發炎飲食」能幫助身體修復、降低慢性發炎風險。搭配「211健康餐盤法」,以蔬菜與蛋白質為主角,減少糖分與加工食品,從根本減少身體發炎機會。
可以多吃以下這些好食物:
🐟 含魚油的魚類:鮭魚、鯖魚、秋刀魚
🥦 富含植化素蔬果:藍莓、番茄、菠菜
🫒 抗氧化好油:橄欖油、亞麻仁油、酪梨油
🌾 高纖食材:糙米、豆類、全麥、燕麥
睡得好
讓身體修復的黃金時段發揮作用
睡不好,不只讓人沒精神,還會讓疼痛加劇。研究發現,睡眠不足會使身體的發炎因子上升、修復力下降,更容易感覺到痠痛。睡得好,就等於讓身體在夜裡自動維修,從裡到外都更健康。
要改善睡眠品質,可以試試:
- 睡前三小時避免吃太飽與咖啡因
- 減少睡前使用3C產品,藍光會干擾入睡
- 白天多活動、曬太陽,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
- 固定睡眠時間,培養穩定節律
動得好
久坐不痛,關鍵在「動對時機」
你不需要成為健身狂,只要動一點點,痠痛就會有明顯改善。哪怕只是活動幾分鐘,也能改善循環、舒緩肌肉,讓身體「不再坐以待痠」。
以下五招簡單又有效:
- 每30分鐘起身走動:伸個懶腰、去倒水都算。
- 小水杯策略:用小杯子喝水,逼自己常起身裝水。
- 脊椎伸展:雙手交扣上舉、深呼吸、撐開胸口30秒。
- 設鬧鐘提醒:電腦或手機定時彈出「動一動」訊息。
- 睡前伸展10分鐘:簡單瑜伽、貓牛式或扭腰動作都行。
FAQ|久坐與痠痛小疑問
Q1:騎機車算運動嗎?
A:不算。騎乘時身體幾乎靜止,活動量極低,加上震動反而增加肌肉負擔。
Q2:工作忙沒時間動,怎麼辦?
A:每30分鐘起身1-2分鐘即可,倒水、伸展、上廁所都是有效運動。
Q3:偶爾痠痛吃止痛藥可以嗎?
A:可暫時緩解,但若頻繁依賴,建議尋求醫師評估並改善生活習慣。
Q4:騎車震動真的會傷身嗎?
A:長期接觸車體震動會造成脊椎壓力、肌肉疲勞與筋膜發炎,建議每次騎乘後都做伸展放鬆。
別讓方便的生活,變成身體的負擔
沒人叫你賣掉機車,也不用逼自己去健身房。重點是:補回那些被機車偷走的活動量。你可以:
- 停遠一點,讓自己多走幾步
- 搭電梯時改爬兩層樓梯
- 午休出去走走、曬太陽、伸展肩頸
機車讓生活更方便,但也讓我們不知不覺成為「震動中的久坐族」。你以為在移動,其實身體在靜止、在承受震動壓力。從今天開始,多走幾步、多動一點,讓你的肌肉重新活起來。
吃好、睡好、動得好,才是真正對抗痠痛的長久之道。
下次騎車買飲料,不妨停遠一點,讓腳也出門走走吧!
👉 延伸閱讀建議:
圖片來源:網絡圖片

療寮診所作為台北夜診/健康諮詢推薦的診所,致力於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,包括家醫科、物理治療、心理諮詢及營養指導。診所位於雙北交界,步行5分鐘即可抵達板南線捷運站,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現代人。
◆ 服務項目
雙北交界|板橋藝文空間|捷運站步行5分鐘|可容納30人
• 家醫科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膽固醇異常、代謝症候群
• 健保門診與自費疫苗施打
• 特設週三夜診,特別適合忙碌的現代人
📞 聯絡電話:0905-657119 👩⚕️ 劉欣欣護理長 📧 NicoleLiu3C@trulyhealth.com.tw

